读书喜乐趣:古文观止卷之一/10/宫之奇谏假道…左传公元前655年我们春秋时期的祖先都明白,邻邦之间唇齿相依,否则唇亡齿寒,看看这俄乌折腾,不应该,老百姓是最大的受害者。不让人民平和的生活,神仙都不会保佑你们,所以,这样的战争,都会两败俱伤。

《宫之奇谏假道》原文及翻译如下:原文: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,宫之奇谏曰,虢,虞之表也。虢亡,虞必从之。晋不可启,寇不可玩。一之谓甚,其可再乎?谚所谓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者,其虞、虢之谓也。翻译:宫之奇劝阻虞公说,虢国,是虞国的外围,虢国灭亡了,虞国也一定跟着灭亡。晋国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个头,这支侵略别人的军队不可轻视。

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着,嘴唇没了,牙齿就会寒冷,就如同虞、虢两国互相依存的关系啊。《宫之奇谏假道》鉴赏文章首先陈述了虞虢之间的紧密关系,然后揭露出晋侯残酷无情的本质,最后提醒虞国公国家存亡在于德行,而不在与神灵。文章批判了宗族关系和神权至上的迂腐,反映了当时的民本思想。文章结构严谨,条理清晰,开头只用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一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,接着便通过人物对话来揭示主题。

原文: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。宫之奇谏曰:“虢,虞之表也。虢亡,虞必从之。晋不可启,寇不可翫。一之谓甚,其可再乎?谚所谓‘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’者,其()虞、虢之谓也。”公曰:“晋,吾宗也,岂害我哉?”对曰:“大伯、虞仲,大王之昭也。大伯不从,是以不嗣。虢仲、虢叔,王季之穆也,为文王卿士,勋在王室,藏于盟府。将虢是灭,何爱于虞!
其爱之也,桓、庄之族何罪?而以为戮,不唯逼乎?亲以宠逼,犹尚害之,况以国乎?”公曰:“吾享祀丰洁,神必据我。”对曰:“臣闻之,鬼神非人实亲,惟德是依,故《周书》曰:‘皇天无亲,惟德是辅。’又曰:‘黍稷非馨,明德惟馨,’又曰:‘民不易物,惟德繄物。’如是,则非德,民不和,神不享矣,神所冯依,将在德矣。若晋取虞,而明德以荐馨香,神其吐之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