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很多人看过邓稼先院士的这张照片,但是又有多少人注意到他嘴角未擦干的血迹,虽然照片中的他面带微笑,但其实在那个时候他全身都在出血,并且止都止不住,每隔一个小时就要打一针镇痛剂!可对此邓稼先并没有任何怨言,他只是平静的接受这一切,毕竟从他做出决定那天起,就知道要承受怎样的代价。想当年邓稼先也是意气风发,年纪轻轻就去往美国留学学习,待到学成之后毅然决然的放弃了美方给出的优厚待遇,回到了中国。
1、《邓稼先》50字读后感?观看了黄梅戏《邓稼先》后,深受心灵震撼和灵魂洗礼。20世纪50年代初,邓稼先为代表的一群在国外留学的知识分子,听从中国共产党的召唤,抛弃在海外的优厚待遇和优裕生活,毅然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,隐姓埋名,默默奉献。这种高尚情操,可歌可泣。我心潮澎湃,戏后久久难以入眠。一、构思精巧,加强了戏剧性和抒情性。此剧的编剧余青峰和屈曌杰,领受了这一创作任务,先后查阅了大量史料,参观了邓稼先当年几个工作之地,走访了多位与之相识相关人士,进行了一番精心构思,写出了剧本初稿,又几次征求意见,几经修改,把这篇真人真事的“命题作文”做得很精彩。
2、邓稼先的读后感400字左右!邓稼先爷爷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,是我国的“两弹”之父。他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。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,进入美国普渡大学研究生院。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,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,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。此时他只有26岁,人称“娃娃博士”。他完全可以留在美国并可以拥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待遇,但他毅然回到了祖国。
”他义无反顾地同意了。后来,他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,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做各种实验,终于发明了原子弹、氢弹,为祖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。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当个天文学家,我很佩服邓稼先爷爷的学习精神,我一定要像他一样刻苦学习,打下扎实的基础,学好各种知识来回报祖国。
3、《邓稼先》读后感400字我读了《邓稼先》这篇传记,真得让我思绪万千。这是杨振宁先生以朋友的身份来介绍邓稼先,赞赏他,邓稼先是一个忠厚老实,真诚坦白,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,也就是这个平凡的人物却对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。为了祖国,献出自己的一生,为了祖国献出自己所有的精神;为了祖国把自己的身躯连同所有的一切都献给了他,多么勇敢,多么伟大。我们骄傲有你这个看似平凡的人物。